中國古代就有把花卉栽培技術(shù)稱為技藝的。至今人們還把園林花卉的行業(yè)稱為園藝,意思是說這種技術(shù)并非一般的技術(shù),其行為是一種具有審美意識的行為,其目的也在于追求美感,故曰“藝”。所以養(yǎng)蘭也曰藝蘭。自宋代至建國前的19部關(guān)于蘭花的著作中就有4部的書名帶有“藝了。即清劉文淇的《藝蘭記》;清杜文瀾的《藝蘭四說》;清末吳傳沄的《藝生要訣》;民國于照的《都門藝蘭記》。本篇所要談的是關(guān)于養(yǎng)蘭的幾個帶有原則性、綱領(lǐng)性的問題,故曰《藝蘭要領(lǐng)》。
(1)通水透氣,高盆淺種。國蘭多生于地上,被植物學家列為地生蘭。但它和其他地生植物不完全相同。據(jù)野外考察,除了臺蘭、冬風蘭、石斛蘭之類多附生于大樹上或石頭上被列為附生蘭或氣生蘭外,偶爾也見有建蘭、寒蘭生于樹上、石頭上的。據(jù)推測,國蘭或者原生于地上,有的蘭種隨風飛上樹干或石頭上,因其環(huán)境適宜,也能出芽,附生而長成蘭株;或者其祖先本來就是原附生于樹上或石頭上的,因其中有的被風吹落到地面或蘭種飄落到地面而生長,遂為地生蘭。不管是哪一種推測較為正確,反正國蘭是可以在古樹皮上或苔蘚層蓬厚的石頭上附生的,即或在地上生長的蘭株,其根也往往沿著地表松地或腐殖法生長,不是往泥土下面扎的,蘭根往往是浮根。從蘭的這一生態(tài)習性,我們可悟出養(yǎng)蘭的第一要領(lǐng):通水透氣,高盆淺種。通水、高盆、淺種,其目的都是為了透氣。氣,可以說是蘭的命脈。
經(jīng)多次翻盆檢查,凡蘭葉萎靡者其根多空枯或糜爛,究其原因,多為盆泥粘糊。有的栽種時雖也放了不少瓦碎,其塘泥雖也為顆粒狀,但因泥質(zhì)差,經(jīng)多次澆水后熔化粘糊,連瓦碎也被粘結(jié)在一起,致使下半盆不通水、不透氣,蘭根伸不下去,老根或因營養(yǎng)耗盡而空枯,或因淫濕而黑爛,其葉也隨之日漸萎靡,不長新筍,更談不上開花。
理想的盆栽應是植料松密,松則蘭根伸展自如,密則植料貼緊蘭根,容易吸收到水分和養(yǎng)。植料法,蘭株可隨手拔出,選苗、分盆、換栽、分贈、出售均很方便。松而密的植料較易找到的是腐殖土、煤渣粒、木糠等、以20%左右的粗河沙或煤渣粒,混以80%左右的腐殖土或木糠為植料頗理想。為增加植料的肥分,還可混人少量的粉末麩料或生田螺、沙硯等。用上述植料栽培春蘭、蕙蘭、寒蘭,長勢均好。
某些墨蘭、建蘭、秋蘭根部特別發(fā)達,雖盆土溶碎粘稠,其根也還可向下伸,所以,雖用質(zhì)量較差的塘泥為植料,植株也仍然可栽活、出筍、開花。
筆者曾用河沙混人適量干牛糞、腐殖土栽墨蘭,長勢甚好,皆因干牛糞也為通水、透氣之物。
珠江三角洲一帶栽蘭多用塘泥,但其講究其質(zhì)量,其塘泥碎塊甚為堅實,雖經(jīng)多次澆灌也不溶化,仍能維持其盆泥通水、透氣之性能,故蘭株旺盛。
粵北有用翁源、始興、南雄等地的黃褐色的赤褐色的風化沙土(類似碎石片)栽蘭的,因其質(zhì)為微酸性且通水、透氣,故其蘭株也旺。
蘭盆如較高大,沒那么多磚碎瓦片墊底,或墊太多磚碎瓦片太重不好搬動,則可用塊狀煤渣(先用水沖洗去煤灰)墊底,復以平時積集的下水苔或干的竹筍殼或棕毛之類的耐腐粗纖維料,再加上沙土或煤渣粒混木糠栽種,也可達到既通水透氣,又較輕、易搬動的目的。
保持植料的通水透氣是第一要著,有了這一條,管理才生效,否則你怎么勤于管理也是枉費心機。
(2)陰陽合度,八面來風。蘭雖多為陰生植物,但“萬物生長靠太陽”這句話也適合于蘭。國產(chǎn)蘭花如長期置于光線微弱的地方,則其根部發(fā)育不良,蘭株不旺。但如讓陽光曝曬,則除少數(shù)建蘭、石斛蘭仍可正常生長外,多數(shù)品種蘭花的蘭葉會被灼傷。蘭葉最怕中午和下午的直射陽光,有時雖隔著陽臺的矮墻,陽光的射線也還會把蘭葉灼傷。所以家庭養(yǎng)蘭,蘭盆最好是放置于朝東又略有遮陰的地方。讓其早上略見陽光(2小時左右即可)又不被灼傷。即或放在長期不為陽光直射而尚較明亮的地方(實際上也因陽光的散射而仍能起光合作用),蘭株也還可長得好。所以,家庭養(yǎng)蘭圖方便也可長期放置于廳、房里明亮通風之處,既可防被直射陽光灼傷,又仍可長得好,也不用天天搬動。
在國蘭中,建蘭、蕙蘭與春蘭較喜陽,墨蘭。葉藝蘭、矮蘭較喜陰。所謂陽不單指陽光的直射,即使不是陽光的直射,在太光亮的地方,對于墨蘭之類也是不宜的。國蘭最喜歡的是早晨樹蔭下的散點的陽光,散點陽光散落在蘭葉上,隨著太陽與地球相對位置的變化,落在蘭葉上的光點也不斷移動位置,這樣既不至于灼傷蘭葉,也能保證蘭葉能在一定的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,制造養(yǎng)分。所以,蘭棚的設(shè)計常用遮陽網(wǎng),或栽常綠藤木植物遮光,這些都是有效的。
所謂八面來風,也叫面面通風。這里的風說的是微風,即空氣的正常流動。把蘭盆置于公園開闊地的樹陰下的高墩上,八面來風,生長最茂盛、筆者曾做過試驗,將從室內(nèi)搬出的幾盆墨蘭置于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不夠一周即有起色,顏色轉(zhuǎn)綠,蘭葉飄逸瀟灑,氣韻驟生。八面來風的根由還是個“氣”字,蘭者、氣之所生者也。
(3)根潮葉潤,肥水適宜。根濕葉干是常見的盆蘭通病。從蘭的生長環(huán)境、生態(tài)習性觀察,蘭根不喜濕,而喜潮,有時干些也不怕而怕燥,潮而不濕、干而不燥較宜。蘭葉葉面光亮不大量吸水、積水,雖濕了點水,但也會很快蒸發(fā)干。蘭根吸水性強,如長期積水,蘭根即傷水而腐爛。所謂根宜偏干,即讓其吸夠水分后就放干,常潮即可,使根中既有水分,又通氣不積水,便于蘭根菌的繁殖,并促進蘭根的迅速生長,正由于此,蘭園用水常噴葉而少澆根。我們看到的長勢好的盆蘭,常是葉潤而盆上偏干。有的蘭友將盆蘭置于用磚塊墊高的水面上,也是根據(jù)這一道理。讓水面的水蒸發(fā)至蘭葉,既清涼又潮濕,很適合生葉生長。北方空氣干燥,常用此法。山東孔府養(yǎng)蘭就是這樣放置盆蘭的。
用肥宜淡,不僅施土,也可施葉,施葉要更淡、大干人濕葉常潤,盆蘭自然會長得好。肥料以施花生麩紛效果較好。
(4)預防為主,病蟲早治。通風透氣、陰陽合度、潮濕而不積污水的優(yōu)良環(huán)境和經(jīng)常性的預防性的噴藥消毒是預防蘭花病蟲害的根本措施。病蟲害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即要早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有介殼蟲,開始時數(shù)量甚少,用手即時除去。其方法是一只手固定葉的基部,另一只手用指甲順著葉片鏟除蟲點即可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有軟腐??;應立即把蘭株拔除,并施放農(nóng)藥殺菌,使病害不致蔓延。蘭葉尾起黑點多由于曝曬或積水所致,也是個環(huán)境問題,改善環(huán)境是根本。每10天噴1次氧化樂果有一定的預防效果。
以上要領(lǐng),也可說是養(yǎng)蘭的基礎(chǔ)知識。各種具體養(yǎng)法,可遵循這幾項原則因地制宜而靈活應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