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葉和茶文化是從中國傳入西方的第一物種。茶馬古道的起始和終結,很難確定在兩個具體的點上,一般來說,是從云南的西雙版納、傣族自治州一帶,到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西端,包括著中國的西藏和境外的尼泊爾、印度等等國家和地區(qū)。
號稱植物王國的云南,為茶馬古道提供了最基本的貿易貨物。早在2000多年前,用貝葉記錄的傣族典籍《貝葉經》中,就有關于茶葉種植引用的記載。
茶馬古道的另一端西藏,人們一天都離不開茶,藏民們有“一日無茶則滯”的說法,在藏語中“茶”的發(fā)音是“jia”,藏族有一句古語說到“加察熱加霞熱加梭熱”,翻譯為漢語就是:“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”。
藏民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、糌粑、奶類、酥油,牛羊肉是他們的主食,但沒有蔬菜,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,而茶葉不但能夠分解脂肪,又防止燥熱。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,創(chuàng)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。
易武茶山,茶馬古道的一個起點。按照古書上記載,充當著茶馬古道主要貨物的普洱茶主產地是在云南的南部地區(qū),核心區(qū)域包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、思茅地區(qū)、臨滄地區(qū)和大理市一帶,其中最著名的茶山共有六座分別叫做倚邦、攸樂、莽枝、哥登、蠻磚和易武。清朝中期,每年進入六大茶山采茶的人有十萬人之多,外銷茶葉60000多擔,相當于300噸。
易武種茶的歷史從公元200年左右開始,到現在大約已經有1800年左右。由于易武最先發(fā)明了緊壓茶的加工,清朝乾隆年間成為茶葉生產的重要產地。
一個地方產茶,一個地方需要茶,茶馬古道就應運而生。在歷史上,易武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,普洱茶曾經是周朝和清朝有名的汞茶,在光緒年間,清宮中就有“夏喝龍井冬飲普洱”的規(guī)范。從易武到北京,當年的馬幫要走三個月。朝延傳遞一道文書,要走死十幾匹快馬。而皇帝把“瑞貢天朝”的匾額,賜給一戶地處偏遠的普通人家,這也跟茶有關。
清朝光緒20年,公元1840年,易武人車順來同村里的三個年輕人,參加了當年的科舉考試,順利通過了鄉(xiāng)試、會試,取得了到北京殿試的資格。這時候問題來了,從這個地方到北京,聽說要走三個月的路,當時中途不能耽誤,耽誤了過了考期考不成,所以沒能參加殿試。易武人給皇帝敬貢了茶葉,由此獲得了皇帝的褒獎,皇帝賜給他“瑞貢進士”的品位。聽老人講,當時御賜這塊匾額,在易武轟轟烈烈地慶祝了七天七夜,易武茶葉的名聲大振。
當時這個易武茶葉由于質量好,加工認真,每年上貢的茶葉被指定為66666斤,因為聽說是六時吉祥的象征,六六有福、六六大順,所以指定要這個數字。每年在貢茶任務完成后,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,萬里之外的茶商趕著馬來,等著把茶葉收購裝上,再一站站由不同的民族接力,將茶葉運往遙遠的西域。有的茶葉被水發(fā)酵結成一塊,產生了霉變,運輸路途遙遠,不忍心丟棄,于是有了普洱茶的特殊工藝和傳說。由紅土地、陽光、雨露養(yǎng)育出的普洱茶,經過茶馬古道上的自然發(fā)酵,成為了世界上惟一可以越沉越香的飲品。
當年,在抗戰(zhàn)剛剛勝利以后,大量的藏族馬幫跑到易武去馱茶,藏族馬幫一來就是兩三百匹騾馬、兩三百匹馬幫到鎮(zhèn)上,把所有的老茶葉全部收購一空,然后就付當時的銀洋,銀洋一摞一摞堆在桌子上,數都數不過來,堆在哪個桌子上,把那桌子都壓得吱吱咯咯響。
在云南這個茶馬古道的起始點,曾經發(fā)生很多故事,一些很細微的事情就向我們展示出茶馬古道的一些奧秘和意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