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唐代起就有用瓷瓶貯藏茶葉的,當(dāng)時的人們把四川產(chǎn)的茶藏在陶瓶里,陶瓶又叫陶罌。
明代對茶的貯藏更加講究,貯藏容器比唐、宋茶瓶更加復(fù)雜。貯茶的方法是,把陶罌洗凈后放到火上烤干,在陶罄底放幾層編好的竹葉片,再把烘干的茶葉放到陶罌時,上面蓋竹葉片。把宣紙折六七層封住罌口,上面蓋厚木板。
家庭貯存茶葉一般用牛皮紙或者其他較厚的紙把茶包好,不能用報紙等異味紙張,茶要保持干燥,把茶葉放到陶壇的四周,中間放一只石灰包,再用軟草紙墊蓋壇口。石灰每過2-3個月檢查一次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塊狀石灰變成粉末時,要立即更換。這樣能夠貯藏茶葉6—10個月。如果沒有塊狀石灰,可以用硅膠代替,當(dāng)硅膠呈粉紅色時要取出來烘干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