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種全稱: 魚尾葵
學名: caryota ochlandra
科名:棕櫚科
屬名:魚尾葵屬
品種簡介
【生物學特征】 棕櫚科魚尾葵屬多年生常綠喬木。株高50~200厘米。莖干直立不分枝,葉大型,羽狀二回羽狀全裂,酷似魚尾,葉厚而硬,葉緣有不規(guī)則的鋸齒。肉穗花序下垂,小花黃色。
【習性】 原產(chǎn)熱帶、亞熱帶及大洋洲。喜溫暖濕潤及光照充足的環(huán)境,也耐半蔭,忌諱強光直射和曝曬,不耐寒。要求排水良好、疏松肥沃的土壤。
【繁殖及栽培】主要以播種法繁殖。盆栽用土為草炭土、園土、沙各1/3混合。生長旺季大量澆水,盆土保持一定的濕潤程度,同時向植株和地面噴水,增加空氣濕度,春季和秋季每月施肥1~2次,除夏季遮蔭以免強光直射外,其它季節(jié)保證有明亮的光線,尤其冬季。越冬溫度白天在18~23℃之間,夜晚保持在10℃以上。
二.繁殖:
魚尾葵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, 一般于春季將種子播于透水通氣的砂質(zhì)壤土為基質(zhì)的淺盆上,覆蓋5厘米左右基質(zhì),置于遮陰度30% 左右及溫度25℃左右的環(huán)境中,保持土壤濕潤衣較高的空氣濕度。一般2-3個月可以出苗,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種植。生根后,可移植于排水良好的的沙質(zhì)泥炭土中。植質(zhì)保持23-32℃的溫度。維持土壤和空氣一定的濕度,遮陰養(yǎng)護,避免陽光直射。華東地區(qū)盆栽植株冬季要在溫室內(nèi)越冬。
多年生的植株分蘗較多,當植株生長茂密時 可分切種植,將根基部萌生的蘗芽切下單獨栽植,如孽芽無根,可將其插入砂中,保持一定濕度,溫度保持25℃左右,一個月后可生根。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長較慢,并且不宜產(chǎn)生多數(shù)的蘗芽,所以一般少用此法繁殖。
栽培管理:
魚尾葵生長勢較強,根系發(fā)達,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,上盆前先在盆底加少量腐熟餅肥作基肥,盆栽可用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作為基質(zhì)。將魚尾葵栽入大型花盆內(nèi),澆足水。一般每1-2年換盆一次,換盆時去掉部分舊土,剪去部分老根,用新培土重新種植,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機肥。3-10月為其主要生長期,一般每月施液肥或氮、磷、鉀復(fù)合肥1-2次,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,立秋后停止施肥;尾葵性喜溫暖多濕環(huán)境,剛上盆時,澆水量應(yīng)適當控制,每天向葉面噴些清水,并適當遮蔭,待萌發(fā)新葉后再逐漸多見陽光及增加澆水量。生長旺季應(yīng)多澆水,周圍地面也要勤灑水,以增加空氣濕度,促使枝葉繁茂有光澤。魚尾葵的根為肉質(zhì),其有較強的抗寒能力,其它季節(jié)澆水時要掌握間干間濕原則,切忌盆土積水,以免引起爛根或影響植株生長或影響植株生長。它為喜陽植物,但也耐半陰,忌烈日曝曬,生長期要給予充足的陽光,但它對光線適應(yīng)能力較強,適于室內(nèi)較明亮明亮光線處栽培觀賞。喜溫暖,不耐寒,生長適溫為25—30℃,冬季置于光照充足處,越冬溫度要在10℃以上。魚尾葵在高溫高濕及通風不良條件下極易感染霜霉病,使葉片變成黑褐色而影響觀賞 價值,所以須在發(fā)病前噴灑800-1000 倍液托津等殺菌劑預(yù)防;另外,在高溫干燥氣候下也易發(fā)生介殼蟲,應(yīng)噴800倍氧化樂果等防治。